湯河口法庭創新模式:“一三三”審判 服判息訴率95%以上

來源標題:法庭調解後 95%服判息訴

千龍-法晚聯合報道(記者 王雯雯) 6名在編幹警管轄著5個山區鄉鎮、404個自然村中3.5萬人口所有的民事糾紛。

懷柔法院湯河口法庭地處懷柔北部山區,距離北京城區110公裡的法庭,是全市法院派出法庭中距離北京城區最遠的一個,被稱為“北極法庭”。由於案件地點分散,湯河口的法官經常一周有3天要帶上國徽下村審案。

前些年,法庭面對的多是一些標的額不大的案件,案件當事人也多為鄉裡鄉親。隨著“旅遊小鎮”“新農村建設”,案件標的額隨之增大,為此,湯河口法庭建立瞭“一三三”多元化糾紛解決新機制,在訴前實現人民調解、行政調解、司法調解“三調聯動”。

條件艱苦

完成工作時遇大雪封路 花10小時徒步走回法庭

“北極法庭”的遠,一直都很凸顯。1955年,第一任庭長王文海來到這裡,一個人,一匹馬,組建瞭最初的湯河口法庭。隻要轄區范圍內出現問題,不論多遠他都會趕過去。

由於案件地點分散,湯河口的法官經常一周有3天要帶上國徽下村審案。

1982年12月,湯河口法庭第三任庭長張紹福、助理審判員徐學文、書記員宋長華坐公交車去崎峰茶鄉的河北村下鄉辦案。等他們工作完成準備返回時,突然下起瞭大雪。道路封閉,一時通不瞭公交車。

展開剩餘82% 當天正是幹警崔建軍值班,由於積雪太厚,他十分擔心三個人的安全。八點、九點、十點……崔建軍不斷開門,但隻能見到一片白雪皚皚。

十一點,門外有瞭動靜,崔建軍趕緊開門,隻見三個人站在門口,頭上、身上、鞋上,全是積雪,臉凍得通紅,像三個雪人。

後來才知道,原來三個人為瞭不影響法庭工作,決定步行回法庭,45公裡的山路,他們走瞭10多個小時……這一幕,深深刻在瞭今天已經擔任懷柔法院黨組副書記、副院長崔建軍的心裡。

多年過去,在歷任庭長和法官們的努力下,法庭的條件隨著硬件的提升已經大大改善,“現在的法庭兩千多平米的小樓,第十二任庭長陶傑帶領的年輕法官隊伍平均年齡隻有31歲,無論是辦公條件、人員素質、調解方式都有瞭很大的提升。”崔建軍說。

耐心調解

村民管法官叫“大人” 村幹部協助工作

“當事人到瞭法庭,經常都不知道怎麼稱呼我們,有管法官叫‘大人’的,也有管法院叫‘政府’的。”法官胡光明笑著說,“很多當事人來到法院連訴狀都不會寫,更別說發生糾紛後還要保留證據瞭”。

湯河口的法官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讓人無奈的案子,比如:當事人來分房子,可房子還沒蓋;當事人起訴鄰居賠樹,可樹都不知道在哪;開著奧迪的當事人三番五次來法庭,就為瞭討回兩袋面……

法官斷案,要以事實為依據、法律為準繩,但對法律知之甚少的村民,有時並不買賬,所以,常常需要村裡的民調員和村幹部協助。

一次,一戶村民想收回出租的自傢土地,重新規劃,而租戶早在多年前就把這片土地用作墳地,如果要歸還就涉及到遷墳,雙方協調未果,因此村民把租戶告上法庭。

按照法律規定,如果要判,這個墳肯定是要遷出的,但是陶傑庭長擔心,如果要判瞭能不能執行,怎麼執行,會不會引發一系列的其他案件?

“冤傢易結,不易解,如果這個疙瘩系上瞭,可能就是幾代人的恩怨瞭。”陶傑說。後來,被告提出,賠償占用土地的損失,原告態度堅決,平價美白面膜|平價美白面膜推薦就是不同意。

陶傑開始找當地村民瞭解情況,聽村裡的老人說,之前有過遷墳的事情,但是一定要有德高望重的人組織這件事情。

陶傑聽後趕忙順著這個思路聯系瞭村主任,對雙方進行調解,在民調員和村幹部的幫助下,最終此事圓滿解決。

創新模式

“一三三”審判 服判息訴率95%以上

湯河口法庭每年收案500件左右,傳統案件以相鄰關系糾紛、婚姻傢庭糾紛、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為主,民調員可以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展開調解。但近年來,隨著“旅遊小鎮”“新農村的建設”,案件標的額隨之增大,可能涉及到的當事人數量眾多,隻靠民調員力量並不夠。

為此,湯河口法庭建立瞭“一三三”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新機制,通過調解員、鎮政府、村委會、法庭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多方協作,共同解決問題。

湯河口長哨營村在新農村建設中,就遇到瞭類似情況,法庭運用“一三三”機制使問題得到瞭有效解決。

今年年初,長哨營村的開發商起訴村民未按時結算工程款,60戶村民等於60個案子,村民們知道這個事情之後,立刻起訴開發商稱要房屋質量賠償,又是60個案子。如果這120個案子全部走訴訟流程,對於法庭而言任務量巨大,並且此案件涉及人員眾多,調解難度大。

湯河口法庭立刻聯系村委會、鎮政府、司法所、建築商以及相關職能部門權衡利弊,積極調解。截至目前,90%以上村民的問題得以解決。

“一三三”模式的建立,使大量矛盾糾紛在訴前得以圓滿解決。據統計,湯河口法庭收案數實現瞭低增長甚至負增長,2016年法庭收案同比下降17.6%,2017年上半年收案同比下降6.1%。法庭每年訴前化解矛盾糾紛200件以上,服判息訴率始終保持在95%以上。

陶傑庭長說:“收案數量降低瞭並不意味著法庭的工作量減輕瞭,而是法庭工作重心前移,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矛盾糾紛的預判和訴前處理中,各部門在處理矛盾的時候密切配合,相互協作,從基層就把問題解決好。”

黨建工程

立志把法庭打造成“傢” 讓幹警們感受到溫暖

因為湯河口地理位置特殊,所以這裡的工作人員隻有周三和周五才能回傢團聚,因此湯河口法庭的法官們立志把這裡打造成另一個“傢”。根據這一實際情況,湯河口法庭提出“傢·庭”黨建工程,讓幹警們在“法庭”中感受“傢庭”的溫暖。

“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,這裡的風景呀真好看……”早上七點半,湯河口法庭旁邊的幼兒園響起瞭音樂聲,此時,法庭的工作人員已經全都坐在飯桌上準備吃早飯瞭。

吃飯的時間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工作交流的時間,一些工作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在吃飯的時候,大傢一起討論,很多當時就可以迎刃而解。

剛來湯河口法庭工作三個月的王澤華,承擔法庭記錄工作。王澤華說,“剛開始記錄的時候一陣蒙,當事人說話沒有主語,語速還特快,有時候還會出現一些像是‘前兒個(前天)’‘歇晌兒(午休)’‘下晚瞭(黃昏時分)’等方言詞,根本聽不懂,我們有一個小本上面專門收集瞭這些俗語,平時多看看加上有什麼不懂的趕緊問問老法官慢慢就好多瞭。”

由於一些當事人不會寫訴狀,很多訴狀還需要法官來代寫,法官寫完訴狀之後需要當事人按手印確認,法官王明泉讓當事人按手印的時候聽到當事人嘟囔瞭一句“嗯,按完手印就可以賠償瞭。”王明泉趕緊解釋這隻是剛剛立案,然後又把整個訴訟流程跟當事人詳細講解。

“我們這6名在編幹警,4個90後,這些年輕人隻有你想不到的,沒有他們做不到的,他們總是能把一些新的元素融入到工作生活裡。有一回主題黨日活動,我要求他們集體唱歌,但隻給瞭他們一個晚上的準備時間,都記不住歌詞這咋辦呢,他們想瞭一個巧妙的辦法,用一個唱歌軟件,把那個界面投影到屏幕上,這樣伴奏也有瞭歌詞也有瞭。”陶傑庭長笑著跟大傢分享。

湯河口法庭榮譽事跡

2002年 法庭被市委政法委、市人事局評為“人民滿意政法單位”

2002年9月 被最高人民法院、司法部授予全國法院系統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

2007年 被市高院評為“北京市美白霜推薦2017|美白產品推薦2017十佳人民法庭”

2010年 榮立“集體一等功”

2011年 榮獲“北京市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標兵”稱號

2014年 榮獲“北京市法院先進集體”,同年被最高法院授予“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”

2016年 榮獲“北京市法院黨建工作先進集體”

2017年 “傢庭”黨建工程被市高級法院評為“北京市法院黨建創新規范化項目”

作者:王雯雯
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號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 閱讀 (0) 網站地圖 首頁

新聞

財經潔面凝膠推薦|淨化潔面凝膠成分

體育

娛樂

軍事

汽車

房產

圖庫

小說

歷史

科技
arrow
arrow

    zhlvt193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